行業資訊
救援保障裝備主要是指在救援中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間,并可提供醫療、污水處理等功能的救援裝備。根據功能不同,目前的救援保障裝備可分為智能救生艙和后勤保障裝備。
(1) 智能救生艙。
在災難發生后,逃生人員如果能夠第一時間通過相關設施及時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則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因此,著力研發智能救生艙,使得更多的逃生人員在災難發生后等待救援過程中生命受到有效地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救生艙,就是在遇到突發的災害或災難時,能夠為逃生人員提供緊急避難、保護自身生命安全且具有一定容積的密閉性艙體結構。
目前,全球范圍內很多國家都研發了可用于應急救援的救生艙,其中以礦用救生艙應用最為廣泛。礦用救生艙大多由設備過渡艙、生存艙、輔助艙三部分組成,包括供氧系統、氣體監測系統、降溫除濕系統、通信系統和照明系統等,是典型的智能裝備。
在國外,美國 Srata 公司(Strata Products USA)主要生產鋼制救生艙(圖 38a)和充氣可折疊避難艙(圖 38b)。澳大利亞 Mine ARC 公司生產的礦用救生艙(圖 38c)有煤層型和標準型兩大類。
目前,這是世界上唯一獲得美國礦工與安全辦公室認證以及達到美國煤礦救生艙設備相關標準的產品。
另外,知名的公司還有 Jack Kennedy Metal Products(美國)、Modern Mine Safety Supply LLC(美國)、Draeger Safety Inc.(德國)等。
我國救生艙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礦用救生艙已經在市場上投入使用。
除了礦用救生艙外,家用救生艙具有尺寸小、便于安放等特點,能夠為市區內地震、火災等事故中的逃生人員提供躲避的場所。對于小型家用救生艙,青島科技大學進行了持續的研究。
在 2014 年,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過渡型家用救生艙,并對圓柱形、長方形和過渡型三種救生艙的靜力學特性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分別設計出柜式家用救生艙和類三角形家用救生艙,并對其抗沖擊性等性能進行了分析。
目前,救生艙的種類仍然比較單一,對于不同災害環境下的救生艙尚未開展系統研究。此外,現有的智能救生艙僅能實現人員防護和簡單通信等功能,如何進一步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實現艙內環境的智能監測、多媒體信息的無線融合等是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2) 后勤保障裝備。
后勤保障裝備可以在自然災害發生時提供物資補給、電力供應、現場照明、醫療救治和生活物資供給等保障任務,滿足災區的醫、食、住、行等需求,因此,對其研制具有重要意義。
國外對于應急物資保障車的研究和設計起步早,其產品規模和功能也遠遠高于我國目前水平。
例如,德國生產的應急物資保障車具有很強的越野性能,災難發生后,該車可承擔起照明、醫療保障和實物運輸等功能。我國也研發了不同種類的后勤保障裝備,并災害救援中得到了應用。
目前的后勤救援保障裝備多為需要人工操作的相關設備,該類裝備的智能化研究尚屬空白,后勤保障裝備的低智能化難以滿足高效的救援需求。
因此,后勤保障裝備的智能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及廣闊的應用前景。